当前位置: 热门专题  5G通讯   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好钢用在刀刃上,不是所有网络都要用5G

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好钢用在刀刃上,不是所有网络都要用5G

发表于:2020-11-05 关注 

       “十多年来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汇聚成两句话: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前半句是手段,后半句才是目的。”这是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一直以来的观点。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再次提到,要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如何、面临怎样的局势、未来挑战在哪里?11月2日,场景汇·“数字赋能智造未来”2020成都新经济“双千”发布会智能制造专场活动在成都举办,李毅中以《持续推进数字化,抓实抓好智能制造》为题进行了详细地剖析。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来,成都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主要抓手,坚持以有效供给推动广泛应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发布会上,成都发布了100个新场景和100个新产品,全面释放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体系下的成都机遇。对此,李毅中评价:“成都市高度重视工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奋力打造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双千’发布是一个创举,成果实实在在的。我翻了一下目录,很有吸引力,很有说服力。”


       一、“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有成效和突破,也有短板和差距

       李毅中在会上回顾,自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近二十年,是我国“两化”融合不断深入的过程。

       先看“数字产业化”的现状,有成效,也有短板和差距。

       5G方面,从2G到5G,我国实现了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跃升,去年6月我国5G技术步入商用,成为国际标准的制定者。

       通信网络基站方面,我国现在有840万个,覆盖全国城乡,包括边疆和边远地区,到哪里打电话都有信号。其中,5G的基站到今年6月底全国建设了69万个,估计到今年底可以建成80万个。

       数据中心方面,全国约有7.4万个不同等级的数据中心。这是个什么概念?“这些数据中心一年的耗电量,1200亿度,大于北京市、小于上海市,相当于三峡大坝一年的发电量。”李毅中提到,“我认为数据中心下一步还要建,但是要注意整合,防止盲目投资,导致过剩,需要引起注意。”

       同时,人工智能方面,我国创造出很多领先的算法;银河高速计算机水平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集成电路产业基本形成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体系;电子终端设备制造,比如手机、微型计算机,产量世界第一。

       短板和差距同样明显。李毅中提到,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集成电路产业存在四大问题,“折射出我们在数字产业化的创新能力还不够,投入还不足,结构还存在严重的缺陷”。

       一是市场广阔,但自给率低,比如半导体设备自给率只有1/10,目前国内12英寸晶圆几乎全部靠进口。二是我们掌握了中低端技术,但诸如光刻机、光刻胶等高端产品缺失。三是设计能力虽然强,但设计软件EDA是国外垄断。四是封装测试环节具有先进水平,但能设计却做不出来,制造环节相当薄弱。

       再看“产业数字化”的发展现状,同样是有突破,也有不少问题和阻力。

       李毅中总结道,各行各业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和本行业的先进的尖端技术相结合,提升产业的经济技术水平,服务消费领域、工业制造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比如,疫情期间,人们已经体会到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金融、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智慧交通等方面数字化的成果。又比如,企业内部打造数字车间、智能工厂,企业外部,初步实现了众包众创、个性定制等,整个工业制造的研发设计数字化工具普及率71.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51.1%。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少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紧迫性、积极性不够;不少信息技术企业对工业了解不深,关注不够。”李毅中表示,因为工业门类太多,技术相对来说复杂一点,因此“跨界融合”广度深度欠缺、应用场景不多。以及,我国工业互联网还处于初始阶段,各类服务平台同水平重复;企业内网虽然建起来了,但应用水平不够高;机器换人不可避免带来下岗、失业和对信息安全的忧虑。这些要素都在影响“产业数字化”的积极性。


       二、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 四个重点、两点建议

       刚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未来要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重点在哪里?李毅中给出了四条措施。

       第一是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可控能力。利用我国制度的优势,集中研发攻关,产学研用相结合,在产业链上下联动,尽快实现芯片的本土技术替代,以及继续在光刻机、DEA软件、5G技术等上下功夫。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需求潜力大的优势,鼓励优先使用国产产品,在使用中试错、在用的过程中提高。

       第二是加大投资,合理布局,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现在“新基建”概念很火,它和老基建有什么不同?李毅中表示,新基建有公益性,更有商业性,它有通用性,更有专业性:“因此要把新基建延伸落实到行业和企业,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企业和工业企业的跨界融合,加强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加快智慧城市的建设,加快城市大脑、网络神经的优化提升……这些都是我们延伸到工业、延伸到城市建设的新基建。”此外,还要用好国家产业基金的带动作用,比如国家集成电路发展基金,撬动更多的民间投资,带动更多企业参与。

       第三要加快和优化5G技术应用,促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与3G、4G最开始应用于消费服务业不同,5G时代,工业、制造业才是应用的主战场,也只有5G的突出优势才能满足智能制造高端要求。“因此我们构建企业局域网,对已有内网进行提升,还要依据不同场景选择技术等级。”李毅中提到,5G的能耗是4G的3倍,5G的成本投入也是4G的2倍,好钢要用到刀刃上,不是所有网络都要用5G。

       第四,要沉着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幻,应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波动,把握好我国的优势——超大规模的市场,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因此,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双边多边的合作共赢,是我们的应对之策。

       针对成都发展智能制造,构筑数字工业,李毅中谈到两点建议。但他同时强调,不同行业有各自特殊的要求,因业施策、不能一刀切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

       首先是推进“跨界融合”,发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是基础工具。工业互联网是5G、IPV6、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所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企业内部的互联网建设,让任何物理单元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数据体系,使得智能制造成为可能;企业外部网络的建设则串联了市场的上下游,创新和衍生了智能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这样多层面、一体化的工业互联网,其高效、便捷、泛在、可靠的功能保障了智能制造的精准、柔性、极致,创造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促进了工业制造业的提质、降本、增效、转型升级。

       其次是要积累实践经验,准确把握不同行业智能制造的重点环节。发展智能制造,要关注六个环节:加大研发设计投入,研发研制智能制造工艺、设备和智能产品;建立企业局域网;应用数控技术实现制造单元和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完善设备设施的监测监控、故障诊断、在线维护,进一步发展远程运维;要实现辅助工序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