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门专题  抗疫暖企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合力推动企业复产战“疫”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合力推动企业复产战“疫”

发表于:2020-02-28 关注 

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这些商品是疫情期间最重要的物资。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2月15日联合发布“支持复工复产十条”,多部门合力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让医疗企业尽快投入战“疫”,为企业转型自救开绿灯。

建立应急审批绿色通道

前段时间,西贝餐饮集团因为公开求援在网络刷屏。受疫情影响,西贝餐饮集团门店堂食严重下滑,生存压力陡增,但消费者的外卖需求增加。西贝有意将中央厨房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把餐食半成品制成预包装产品。

一家餐饮企业,如果要生产预包装产品,就相当于跨界到了食品企业,需要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在非常时期,走完办理手续时间肯定来不及。如果无证生产,就涉嫌三无产品,不能上市。

对于这个难题,“支持复工复产十条”给出了解决办法——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简化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流程,推进网上办理,推广食品经营许可电子证书发放。对于申请许可的新办企业、申请许可变更的企业,需要现场核查的,由省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据本地区食品安全风险分级情况,对低风险食品试点开展告知承诺,对符合条件的实施“先证后查”。

据此,2月17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既是百姓生活必需品,也是低风险食品生产企业试点开展食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由企业对照法定许可条件和告知内容全面自查并作出承诺,切实履行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后,直接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书。

2月18日,在北京西贝天然派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永亮作出严格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对社会负责、对产品负责的庄重承诺,并通过食品生产许可全程电子化系统申报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当天就发放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电子证书。西贝食品有了身份证,可以加大马力,把中央厨房变成食品车间,积极开展自救了。

“疫情防控以来,为支持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促生产、保质量、稳发展、渡难关,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申报加速审批,努力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条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经营司稽查专员陈谞表示,下一步要发挥网络电商平台的突出作用,探索开展“无接触交易”和配送模式的商业推广,鼓励线下食品企业发展线上经营,为疫情期间和疫情之后食品行业全面复苏和进一步创新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同时,药监部门也对疫情所需药品、器械建立行政许可绿色通道。截至2月24日,全国共有医用防护服医疗器械注册证134个,其中在防疫期间应急审批的有93个,共有医用防护口罩注册证84个,其中应急审批了21个。共有医用外科口罩注册证225个,其中应急审批了67个。共有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注册证396个,其中应急审批了65个。

物美集团加入了市场监管总局启动的“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行动。北京物美三里河店每日大量进货新鲜蔬菜,到晚上卖不完就搞买一赠一促销。店长刘兆文表示,宁可价格打对折,也要保障消费者晚上进店能买到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佘 颖摄

开通行政许可绿色通道

疫情期间,企业还要正常经营。为此,市场监管总局推行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推行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网上办理,并延长了部分许可证的有效期。

例如,对在疫情防控期间营业执照登记事项发生变化又不能及时办理变更登记的,延期至疫情解除之后一个月内办理;对因疫情影响未能按时办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换证导致许可证书过期的生产企业,可办理许可证延期,待疫情解除后再行提交延期申请;对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到期的,有效期可顺延至当地疫情解除。

据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唐军介绍,十条政策特别提出要针对企业信用修复问题提出审慎异常名录管理。

“现在全国有一批企业被纳入异常名录,在获得政府采购、招投标、融资等方面将受到限制。我们提出,企业只要把该补的补上,该纠正的纠正,就可信用修复,这样就可以开展正常生产。”唐军表示,目前很多省(区、市)优化企业异常名录管理,不让疫情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针对企业复工复产涉及行政许可和强制性认证的问题,十条措施中还提出了告知承诺的办法,实行简易程序。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特别是转产防疫用的一些物资,需要办理生产许可证,通常情况下办理许可证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不少材料,我们现在提出,企业如果具备生产条件,如果承诺在一定时间内把这些材料补齐,我们就当场办理生产许可证。”唐军表示。

针对大量外贸出口企业复工复产,市场监管总局提出加快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转换。我国制造业产能有相当一部分出口国际市场,产品执行的是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按照现有规定是不能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监管总局加强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衔接,挖掘这部分产能的潜力,支持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特别是很多生产口罩等医疗物资的外贸企业,正是在这条政策支持下,转而生产符合国内标准的口罩,有力支援了抗“疫”一线。

启动“三保”行动

疫情期间,口罩等防护用品、蔬菜水果等民生商品出现了价格波动,还有不法商家趁机哄抬物价。对此,市场监管部门加快从重打击。截至2月24日,已经查办了4500多家企业,正在立案的有11000多家,其中还有药店因为售卖高价口罩被罚300万元,起到了震慑作用。

但是,稳价格不能只靠政府重拳出击。1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启动了“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的“三保”行动,动员市场主体和企业的力量,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保障防疫用品供应,保障基本民生。

唐军透露,截至2月24日,已经有7324家企业参加到这个行动中,全国的电商平台、商场超市、连锁便利店龙头企业基本上都参加了。他们的门店、商家遍及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对保供应、保价格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口罩为例,参与“三保”行动的电商平台下线了20多万只价格异常的口罩,涉及36000多户门店。

更重要的是,在参与“三保”行动7000多家企业中,有近一半都是规模以上的龙头食品企业,这些食品企业在“三保”行动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带动食品全行业积极推进复工复产,有序有力保障食品供应,维护市场的秩序稳定作出了贡献。目前,在参加“三保”行动的企业中,超市行业开工复业的已经达到98.9%,食品行业复工复产超过了70%。电商平台加强信息统筹和交易撮合,及时准确连接供需两端,有力保障了有效供给。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