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政策前沿   深汕特别合作区加快建设美丽滨海城市

深汕特别合作区加快建设美丽滨海城市

发表于:2017-08-21 关注 
作为深圳东进的尖兵,合作区与深圳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正全面提速。从城市公共服务到政务服务、规划建设,合作区到处闪烁着深圳元素的光芒,加速建设产业新城。接下来,合作区将实干融入合作中,发挥广东、深圳和汕尾3方的力量,披荆斩棘,负重前行,在粤东奏响区域协调发展新乐章。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等八部委发布了《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继“飞地经济”写进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后,国家层面又一次鼓励地方探索“飞地经济”模式、有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美丽的红海湾畔,有一块由深圳主导开发建设的“飞地”——深汕特别合作区(下称合作区)已经先行先试多年,有关发展经验为《指导意见》所吸纳。在汕尾海丰“四镇一场”,昔日恬静的乡村已然变身热火朝天的创业热土:12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30多条道路和公共配套设施项目全面动工,纵横连通的城市骨干路网基本成型;一幢幢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10个产业项目竣工、投产,24个正在动工,一座产业新城轮廓初显。


  依托深圳、联动汕尾,建设产业新城


  “依托深圳,联动汕尾,立足深汕,实干兴城。”产业基础几乎为零的合作区在短短几年间,发生了质的飞跃。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合作区已引进产业项目64个,来源于深圳的有58个;64个产业项目中已供地项目为52个,来源于深圳的有48个。其中,10个已投产或竣工产业项目中,有8个来自深圳;已主体施工或桩基施工的项目24个,有23个来自深圳;已出让土地尚未动工项目18个,有17个来自深圳。

  作为深圳东进的尖兵,合作区与深圳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正全面提速。深圳市规划国土委、住建局、科创委、经信委等部门先后与合作区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合作区与深圳实行统一的政策平台标准,2015年9月1日起,从深圳转入合作区的企业可申请13项深圳市本级产业扶持专项资金。合作区的采购事务按照深圳市政府采购规定,土地招拍挂在深圳规划国土委进行。从城市公共服务到政务服务、规划建设,合作区到处闪烁着深圳元素的光芒,加速建设产业新城。


  聚焦鹅埠、聚焦产业,与深圳产业同水平发展


  “去年底以来,合作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产业共建的系列重要文件精神,特别是省委书记胡春华在珠三角地区对口帮扶粤东西北地区推进产业共建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对接深圳市等珠三角城市,强力推进产业共建。”合作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合作区多次召开了区党政联席会议、区管委会会议及产业共建研讨会,强调要充分发挥合作区作为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和深圳东进战略的重要平台作用,把联手深圳产业共建摆在产业发展的关键位置,争取更多深圳优势产业、优质企业把生产环节布局到合作区,形成紧密协调的产业分工体系,加快实现合作区与深圳产业同水平发展。

  经过多年积淀,合作区完成了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蝶变。为了确保与深圳产业同水平发展,打造产业高地,合作区提升了产业引进门槛,强化重大产业项目的支撑带动作用,综合考量企业的投资规模、产品先进性和资金来源等因素,明确项目引进的投资规模不低于5亿元;调整产业引进思路,重点引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资扩产、生产制造、产业链延伸等环节,引进技术研发、检测计量、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实行重大项目优先,高端技术产业优先,规模集聚项目优先。今年以来,11个产业项目地块已经在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挂牌出让,有3个正在进行招拍挂。

  根据胡春华书记“聚焦鹅埠、聚焦产业”的指示要求,合作区加快打造鹅埠先进制造集聚区,先后引进建设了华为、腾讯、华润等大数据产业项目,金科、万泽、万达杰等新材料产业项目,中建、华西、瑞和等绿色建设产业项目,海崇、海纳等食品环保健康产业项目,以及新能源、生物制药等,产业集聚发展势头喜人。



  以港兴城、产城融合,建设美丽滨海城市


  西距深圳边界60公里,北靠莲花山脉,南临红海湾,坐拥468.3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42.5公里的海岸线、具备发展深水码头的港湾资源,合作区禀赋优越,具备建设一座中等规模的滨海城市。

  深圳盐田港集团与深圳特建发集团联合投资264亿元的小漠组团国际物流港项目,是合作区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深汕港口公司作为盐田港集团参与合作区小漠国际物流港的投资、建设、运营的平台,该公司总经理陈彪表示,目前正全力推进项目用海审批及岸线使用申报,项目前期申报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有望实现2018年首个泊位建成。根据规划,小漠国际物流港项目以发展临港工业为重点,逐步建设成为具备装卸分拨、中转贸易、临港产业、信息服务及商贸物业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临港产业基地及商贸物流中心。

  今年2月14日,合作区管委会新班子发布了年度“施政报告”,将今年定位为攻坚克难全面建设年,以建设一座有特色的美丽滨海产业新城为目标,突出发展制造、新兴海港两大特点产业,重点打造先进制造集聚区、新兴海港商贸区、滨海生态旅游区三大特色区域,全年力争有20个产业和10个基础设施项目新开工,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20%、30%、75%,合作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

  从最初的“双转移”产业园区,到2014年底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审定发展规划调整定位为“深圳产业拓展支撑区、珠三角产业发展协同区、粤东振兴发展先行区、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和现代产业新城”,合作区铆足了劲,把理想写在大地上,将实干融入合作中,发挥广东、深圳和汕尾3方的力量,披荆斩棘,负重前行,在粤东奏响区域协调发展新乐章。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