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图解   《深圳市光明区关于支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的政策解读

《深圳市光明区关于支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的政策解读

发表于:2022-08-25 关注 

  《深圳市光明区关于支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的政策解读

 

  为支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光明区印发了《深圳市光明区关于支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现就《措施》解读如下:

 

  一、《措施》出台背景

  (一)“脑计划”的全球背景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相继对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领域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2013年,美国正式启动“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简称“BRAIN”),同年,欧盟推出了“人脑工程”计划(简称“HBP”)。2014年,日本也启动神经科学研究计划。2021年,我国科技部发布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申报指南,标志着酝酿6年多的中国脑计划项目正式启动。

  (二)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的上位规划

  早在2006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就把“脑科学与认知”列入基础研究8个科学前沿问题之一。在2016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也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列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2017年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2030年类脑智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发展目标。2020年,“脑科学与类脑智能”被“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列为国家科技前沿攻关领域之一,瞄准脑认知原理解析,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绘制,脑重大疾病机理与干预研究,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类脑计算与脑机融合技术研发等细分领域。

  (三)培育未来产业的探索

  围绕市委市政府未来产业行动计划部署,光明区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未来产业行动计划与方案,以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为目标,围绕生命、信息、材料等学科方向,布局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力打造原始创新集聚高地,同时依托中科院先进院脑所、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实验室、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搭建“产、学、研、用、资”交叉合作的交流平台和交流机制,大力推进脑科学技术转移转化,加快打造“创新、创业、创投”三创合一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助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集群。为进一步加快构筑现代产业新体系,优化政策供给、加大创新要素支撑,光明区通过出台《深圳市光明区关于支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发力,抢占未来产业先发优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措施》制定依据

  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深府〔2022〕1号)和《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2-2025年)》有关内容,充分发挥光明科学城在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方面的优势,聚焦未来产业推动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造全球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地。

 

  三、《措施》制定的创新点

  一是全国首创。《措施》为全国首部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专项支持政策,也是继合成生物专项政策以来光明区第二部未来产业专项政策,进一步促进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领域相关企业、科研机构、产业平台、赛事峰会等全要素集聚光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二是全过程支持。《措施》聚焦光明区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较弱、研发机构不足、小微企业支持不足、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从支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创新链建设、产业链建设及生态链建设等5个章节27个条款,对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领域“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各个要素和各个环节予以支持。

  三是协同发力。《措施》在政策支持方向、支持力度等维度与合成生物政策保持良好协同,同时又关注脑科学产业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增设支持临床验证与应用平台建设、临床试验和医疗器械注册、创新产品推广等政策条款,加快推动“医研产”项目合作,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成果产业化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四、《措施》主要支持内容

  一是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支持,如牵头组织或参与大科学计划、承接国家、省、市重点科技专项、社会资本以捐赠或建立基金等方式参与基础研究等。

  二是创新链建设支持,如国内外创新创业团队在区内创办的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企业、研发投入、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验证、成果转化基地、临床验证与应用平台等。

  三是产业链建设支持,如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建或改造GMP厂房、取得专业资质认证、入驻园区租金补贴、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市场推广创新产品等。

  四是产业生态链建设支持,如开展赛事活动、论坛、峰会、成立期刊、协会、智库、获得投融资、搭建投融资合作对接平台等。

 

  五、解读部门与解读人

  (一)解读部门:光明区科技创新局;

  (二)解读人:张工;

  (三)联系方式:0755-23245713。